六杯绝缘油耐压测试仪面板结构一、产品概述
在电力系统、铁路系统及大型石油化工厂矿,企业都有大量的电气设备,其内部绝缘大都是充油绝缘型的,绝缘油的介电强度是必测的常规试验。为适应市场需要,我公司依据国家标准GB/T507-2002、行标DL429.9-91以及新的电力行业标准DL/T846.7-2004自行研发、生产了系列绝缘油介电强度测定仪。本仪器以单片微计算机为核心,实现了测试全部自动化,测量精度高,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也大大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六杯绝缘油耐压测试仪面板结构二、主要功能及特点
1、本仪器采用微处理器,六杯一体,自动完成升压、保持、搅拌、静放、计算、打印等操作,可在0~80KV范围内进行油循环耐压试验。
2、大屏幕液晶显示,汉字菜单提示。
3、本仪器操作简单,操作人员只需进行简单的设置,仪器将会按照设定自动完成1-6个油杯的耐压试验。每个油杯,每次击穿电压值和轮回次数会自动存储,试验完成后,热敏打印机可打印出各油杯各次击穿电压值和平均值。
4、掉电保持,可存储100个实验结果,并可显示当前环境温度和湿度。
5、采用单片机控制进行匀速升压,电压频率准确到50HZ,使得整个过程便于控制。
6、具有过压、过流、限位等保护,以保障操作人员。
7、具有温度测量显示功能以及系统时钟显示。
8、标准RS232接口,可与计算机通信。
六杯绝缘油耐压测试仪面板结构三、主要技术指标
1、输出电压:0~80KV(可选)
2、电压畸变率:<3%
3、升压速度:2.0~3.5KV/S(可调)
4、静放时间:15分(可调)
5、升压间隔:5分(可调)
6、升压次数:1~6次
7、升压器容量:1.5KVA
8、测量精度:±3%
9、电源电压:AC220V±10% 50Hz±1 Hz
10、功率:200W
11、适用温度:0℃~45℃
12、适用湿度:<75%RH
13、外形尺寸:760×670×780
六杯绝缘油耐压测试仪面板结构四、面板说明
= 1 \* GB3 ① 热敏打印机--打印测试结果
|
= 2 \* GB3 ② 液晶显示器--显示菜单和各种提示及测试结果
= 3 \* GB3 ③ 操作按键
在按下“选择”键后,按此键可递增设置数值
在按下“选择”键后,按此键可递减设置数值
选择--用此键可选择各项功能,反白光标所在项为被选中项
返回--退出操作界面
= 4 \* GB3 ④ 杯位指示灯—灯亮表示该号杯为当前测试杯位
= 5 \* GB3 ⑤ 电源开关与指示
六杯绝缘油耐压测试仪面板结构五、操作方法
1、测试前准备
= 1 \* GB3 ① 本仪器在使用前应首先将接地端子(设备的右侧面)与地线联接牢固,要特别注意不能虚接。
= 2 \* GB3 ② 按标准提取油样,用标准规调整好油杯内电极距离,按有关要求清洗油杯,然后将油样倒入油杯,关闭箱盖。
= 3 \* GB3 ③ 上述各项确认无误后,接入AC220V电源,准备进行试验。
2、测试开始
= 1 \* GB3 ① 按下电源开关,进入如下界面:
= 2 \* GB3 ② 系统参数设置:
按“确认”键,进入如下界面:
升压设置:用户可根据实际需要自行选择。
停升电压:10~80KV
静放时间:0~15分
升压间隔:0~5分
搅拌开关:开、关
升压次数:1~6次
升压速度:2.0KV/S~3.5 KV/S
杯位设置:根据用户测试的油样放置的油杯位为准。
打印设置:用户自行选择。
自动打印:是 否
时钟设置:用户需要校时时可自行更改。
设置完毕,按“返回”键退出此界面。
= 3 \* GB3 ③ 开始试验:
按“选择”键,选中“开始试验”菜单,按“确认”键,进入如下界面:
测试从1号杯开始,1号杯位灯亮,界面显示“正在升压”、“搅拌、降压以及延时······”,按顺序做完6个杯位,再重新从1号杯开始测试,直到完成用户设置的升压次数,蜂鸣器发出响声,按“返回”键返回初始界面。
= 4 \* GB3 ④ 数据浏览打印:
按“选择”键,选中“数据浏览打印”菜单,按“确认”键,进入如下界面:
选择“上翻”或“下翻”,选择需要打印的记录,选择“打印”既可。
六、注意事项
1、试验前油样的选择,安放及电极间的距离应符合国标及行标。
2、电源接通后,严禁操作人员或其它人员触及外壳,以免发生危险。
3、本仪器在使用过程中如发现异常,应立即切断电源。
七、维护与保养
1、避免将本仪器暴露于潮湿的环境中。
2、油杯和电极需保持清洁,在停用期间,应盛以新变压器油保护。再次使用前,检查电极间距离有无变化,电极头与电极杆丝扣是否松动,如有松动应及时旋紧。
3、本仪器油杯箱内高压电磁开关是充油绝缘型的,应定期通过透明的开关壳体观察油面,如油面距顶部丝堵间距离超过10mm应旋开丝堵补充符合GB2536的25号变压器油。
八、油杯清洗方法及常见故障排除
1、油杯清洗方法
= 1 \* GB2 ⑴ 用洁净的绸布反复擦拭电极表面和电极杆。
= 2 \* GB2 ⑵ 用标准规调整好电极间距。
= 3 \* GB2 ⑶ 用石油醚(忌用其它有机溶剂)清洗3次,每次须按以下方法进行:
① 将石油醚倒入油杯,占油杯容量的1/4~1/3。
② 把一块用石油醚冲洗过的玻璃片盖住油杯口,均匀摇晃一分钟,注意要有一定力度。
③ 将石油醚倒掉,用吹风机吹干2~3分钟。
= 4 \* GB2 ⑷ 用待测油样清洗1~3次。
① 将待测油样倒入油杯,约1/4~1/3。
② 用吹干的玻璃片盖住油杯,均匀摇晃1~2分钟,注意要有一定力度。
③ 倒掉剩余油样之后即可做打压实验。
2、搅拌桨清洗方法
= 1 \* GB2 ⑴ 用干净的绸布反复擦拭搅拌桨,直至表面无细小颗粒,忌用手接触搅拌桨表面。
= 2 \* GB2 ⑵ 用镊子夹住搅拌桨,浸入石油醚中反复洗涮。
= 3 \* GB2 ⑶ 用镊子夹住搅拌桨,用吹风机吹干。
= 4 \* GB2 ⑷ 用镊子夹住搅拌桨浸入待测油样内反复洗涮。
3、油杯储放
方法1:实验完毕后,用质量较好的绝缘油倒满油杯,并将油杯平稳放置。
方法2:按上述清洗方法用石油醚清洗吹干后放入真空干燥器中储存。
注:第1次测试前和测试劣质油后必须按上述方法清洗油杯和搅拌浆。
4、常见故障排除方法
= 1 \* GB2 ⑴ 电源指示灯不亮,屏幕无显示
= 1 \* GB3 ① 检查电源插头是否插紧
= 2 \* GB3 ② 检查电源插座内的保险管是否完好
= 3 \* GB3 ③ 检查插座是否有电
= 2 \* GB2 ⑵ 油杯无击穿现象
= 1 \* GB3 ① 检查线路板接插件插接是否到位
= 2 \* GB3 ② 检查箱盖高压开关是否接触好
= 3 \* GB3 ③ 检查是否高压接点无吸合
= 4 \* GB3 ④ 检查是否存在高压断线
= 3 \* GB2 ⑶ 显示器对比度不够
= 1 \* GB3 ① 调节线路板上的调节电位器
= 4 \* GB2 ⑷ 打印机不打印
= 1 \* GB3 ① 检查打印机电源线是否插接到位
= 2 \* GB3 ② 检查打印机数据线是否插接到位
一家企业超标排放大气污染物,按照《大气污染防治法》第九十九条规定,除了责令改正或者限制生产、停产整治,还可以并处1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罚款。那么问题来了,罚10万元、50万元,还是100万元?谁说了算?法律赋予的自由裁量权交到执法者手中,如何确保公正?
5月30日,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适用环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指导意见》,明确进一步规范环境行政处罚裁量权的行使,惩治违法要“合法合理,过罚相当,公开公平公正”。
自由裁量不是随意处罚,罚多少按照标准来
“面对现场执法,企业说两句好话,甚至塞几包烟、送几瓶酒,处罚就会轻一点。如果顶几句嘴,惹怒了执法人员,处罚就会成倍增加。这样的情况十几年前可能有,但在制度约束下,出现的可能性极低。”生态环境部执法局副局长夏祖义说,不少公众对环境执法自由裁量有误解,但自由裁量其实一直有自己的制度笼子。
2009年,原环境保护部印发系列文件,地方相继制定了本地区的环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规则和基准,极大避免了处罚的随意性和不规范性。
随着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日益完善,特别是环境保护法修订以来,生态环境执法手段更加丰富,环境行政处罚种类增多,罚款处罚数额大幅提高,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随之扩大。
“罚款额度上下限相差10倍,选择使用单一手段还是复合手段,新形势下,自由裁量的权力更大了。”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李艳芳说。被称为“2.0版本”的这个指导意见,正是要进一步规范自由裁量,降低执法过程的随意性,让执法更趋科学化、精准化。
指导意见明确了适用自由裁量权的基本原则和配套制度,文件之外,还提供了部分已在一些地方应用成功的标准化基准及计算方法,供各地参考。
南京的基准及计算方法已经应用十来年。“五种四类违法行为对应各种裁量因子、参考系数,就有上千种不同的处罚方式、金额组合,执法人员对照裁量因子选定,怎么处罚、罚多少钱交给系统就可以了。”南京市生态环境局政策法规处处长石勇说,执法系统应用后,替企业说情的人也大大减少了。
确保企业被公平对待,有效避免基层执法风险
一些地方的“执法风暴”中,发现违法动不动就顶格处罚,让有些企业感到不公平。今年两会,生态环境部部长李干杰在谈到规范环境行政执法行为时,特别强调了对自由裁量权的规范和监督。
“对企业来说,就害怕不公平处罚。”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王灿发说。
在李艳芳看来,指导意见中的配套制度颇具亮点。“比如查处分离制度,将执法的调查、审核、决定、执行等职能相对分离,有效减少了权力寻租的机会。”
再比如,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就是希望通过法治审核,给被处罚方自我辩解的权利和机会。
除了对企业、对市场的意义,王灿发、李艳芳两位专家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对执法人员的保护作用。
福建省晋江市环境执法中队队长陈青松说,如果没有具体指标,同类企业类似违法行为受到的处罚就可能产生差异,这很容易让企业对执法者产生误解,“极个别人员可能存在以权力谋个人私利的企图,规范可以防止权力寻租,避免廉政风险,就是对执法者的保护。”
地方的实践也表明,系统应用下,企业对受到的处罚心服口服。据石勇介绍,十年来,南京市级执法运用新系统自由裁量案件有3000多件,截至目前,没有一起因为处罚不当引起企业争议的。
明示裁量具体标准,企业对违法受罚有预期,促进守法
意见中,对企业从重处罚情形的规定颇引人瞩目。“从重”包括:两年内因同类环境违法行为被处罚3次(含3次)以上的;重污染天气预警期间超标排放大气污染物的;在案件查处中对执法人员进行威胁、辱骂、殴打、恐吓或者打击报复的;环境违法行为造成跨行政区域环境污染的;环境违法行为引起不佳社会反响的;其他具有从重情节的。
与此同时,行政处罚法规定了依法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特殊情形,以及“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不予行政处罚”。
在南京等地的系统中,违法行为修正基准的应用收到了良好效果。“修正项可以获得减轻处罚的机会。”石勇告诉记者,比如企业在发生违法后立即改正,积极采取补救措施等行为,都可以在系统中获得裁量等级减项,减免相应罚款额度。
“处罚不是目的,促进企业守法才是根本。”夏祖义说,明示裁量具体标准,企业也对违法将受到的处罚有自己的预期,这对实现常态守法有很大促进作用。
按照要求,今年9月底前,各省级生态环境部门要制定完成本地区环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规则和基准。生态环境部还将在国内环境行政处罚管理系统中设置“行政处罚自由裁量计算器”功能,供各地参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