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網江蘇省電力有限公司緊跟時代步伐,積極探索科技更新應用,近期,公司所屬思極公司的運維人員前往連云港開山島,對建設在此的江蘇首座電力北斗基站進行新年首檢,保障該站提供高精度高可靠的電力北斗服務,開啟了電力運維的全新篇章。
江蘇首座電力北斗基準站的建成,是國網江蘇電力發展歷程中的一座重要里程碑。自20年6月在開山島竣工投運以來,它不僅是江蘇電力領域引入北斗技術的開端,更是后續全省124座北斗基站建設的“先聲”。這些基站的陸續建成,構建起了一個覆蓋全省的電力北斗網絡,為電力系統數字化轉型奠定了堅實基礎。此次新年首檢,確保其始終處于很好的運行狀態,為電力系統的穩定運行提供高精度、高可靠的服務。
在傳統的電力運維模式中,電網設施巡檢主要依賴人工,效率低下且存在風險。而隨著電力北斗基準站升級帶來的無人機自主巡檢技術的應用,電力運維模式迎來了重大變革。無人機能夠借助高精度定位,快速、準確地對電網設施進行全方位檢查,及時發現潛在的隱患,有效減少了衛星時鐘誤差、多路徑效應干擾等問題,提升了電力北斗服務的精度和可靠性,為無人機高精度定位和自主巡檢提供了有力支持。
國網江蘇電力首檢開啟科技更新成果的運維新篇章,還體現在服務社會民生的層面。開山島電力北斗基準站的信號輻射至周邊海域,為漁民海上捕撈作業提供精準導航、定位和授時服務,成為漁民可靠作業的重要保障,促進了漁業生產的有序發展,拓展了電力服務社會邊界,充分體現了國網江蘇電力的社會責任擔當,踐行著“人民電業為人民”的莊嚴承諾,不僅保障了電力供應,還為其他行業的發展樹立了榜樣。

1、描述(LYST-600電調標準產品“高壓電纜故障電橋”售后有保障)
1.1高壓電纜直流電橋簡介
高壓電纜故障定位電橋是基于MURRAY電橋原理而設計,適用于敷設后各種電線電纜的擊穿點及沒有擊穿但絕緣電阻值偏低的缺陷點的定位,也是高壓電纜護套故障定位很有效的方法。當然,也 可用于電纜廠內各種線纜缺陷點的定位。
高壓電纜直流電橋采用開關電源構成高壓恒流源,空載電壓15kV,短路電流30mA。采用高靈敏度放大器及檢流計指 示平衡,與比例電位器構成平衡電橋,整體置于高電位。測量電纜為特別設計的雙芯高壓橡皮電纜,四端電阻測量法避免了引線電阻引入的誤差,電纜通過編織屏蔽層可靠接地,面板上操作鈕處于地電位, 通過絕緣桿操作電橋。高壓恒流源和電橋集成在一個便攜式鋁合金箱內。因此,該設備電壓高、重量輕、 操作方便、使用可靠。
1.2功能(LYST-600電調標準產品“高壓電纜故障電橋”售后有保障)
具有三種功能:
1、直流耐壓試驗
可輸出 0~15kV 直流電壓,可用于電纜直流耐壓試驗。
2、燒穿故障點
燒穿及降低高阻及閃絡型故障點的電阻。
3、故障預定位
利用電橋原理進行預定位,四端電阻測量法避免了引線電阻引入的誤差。
1.3適用用戶(LYST-600電調標準產品“高壓電纜故障電橋”售后有保障)
高壓電纜外護套故障測距儀特別適用于:
1、敷設后電纜的高阻擊穿點,特別是難以燒成低阻的線性高阻擊穿點如電纜中間接頭的線性高阻擊穿。
2、閃絡型擊穿點,擊穿后恒流源能維持電弧,有穩定電流通過電橋,電橋有足夠的靈敏度。
3、電橋法僅僅要求線芯電阻的均勻性。因此,PVC聚氯乙烯絕緣電纜(波特性不好),沒有良導體回流的電纜,超高壓電纜金屬護套缺陷點,僅有鋼鎧裝的電纜的故障定位,只能用電橋法定位。
4、尚未擊穿,但電阻偏低的缺陷點,如用兆歐表發現電纜阻值較低,但運行電壓下不擊穿的絕緣缺陷點。
由于上述特點高壓電纜故障定位電橋為下述幾類用戶所青睞:
1、從事專業定位的電纜修試隊伍:如大中型供電局及大型用電企業的電纜修試班。絕大部分的電纜擊穿點均可用高壓電纜故障定位電橋迅速找到大致的擊穿位置。與波反射法及定點儀配合使用,各取所長,使定位更快更可靠。
2、小型用戶:如小型供電局及中型用電企業。電纜不多,一般走向清楚,不太長,故障次數有限,若配齊一套波反射法定位儀,價格高,對使用人員的素質和經驗要求較高,不是*佳選擇。選用高壓電纜故障定位電橋價格較低,操作方便,能應付日常需要,是較好的選擇。
3、電纜生產廠:在廠內,可用作各種線纜擊穿點的定位,選配數字電容表,可找出斷線點。該設備重量輕,便于攜帶至現場為電纜用戶作定位服務。
1.4技術指標(LYST-600電調標準產品“高壓電纜故障電橋”售后有保障)
直流輸出 0~15kV
短路電流 30mA
定位比例精度 (0.2%L+1)m
重量 10kg
體積 38cm_36cm_27cm
工作電源 工頻220V 15%
1.5供貨清單
1
|
高壓電纜外護套故障測距儀
|
1臺
|
2
|
放電棍
|
1根
|
3
|
專用接地線
|
1根
|
4
|
電源線
|
1根
|
5
|
低阻值短路線(用于35kV及以下電纜)
|
1根
|
6
|
備用9V電池
|
1塊
|
7
|
備用保險絲(5A,5×20)
|
2只
|
8
|
用戶手冊
|
1份
|
9
|
合格證
|
1份
|
10
|
電橋測試盒
|
1只
|
長期以來,江蘇面對東西部能源資源與用電負荷分布不均衡的狀況,傳統的電網升級改造手段已難以應對。隨著分布式光伏并網規模的急劇增長,縣域智慧配電網的發展正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國網江蘇省電力有限公司積極開展新型電力系統的探索實踐,不斷優化新能源及儲能設施布局,通過將分布式光伏在縣域內自我平衡,推廣輸電移相器工程等新設備、新技術,逐步形成靈活互濟的網架結構,負荷管理體系協同互濟,區域電網實現功率自治平衡控制,充分展示了在適應新能源結構變化和電網發展新邊界方面的積極作為;他們面對有源配網中源荷不匹配的問題,在揚中建設“綠色能源島”, 打造中低壓柔性互聯“蜂巢配電網”給出解決方案,實現不同線路或臺區之間的源荷匹配,讓正常情況下的“綠電存儲”和應急情況下的“綠電構網”模式在,提升配電網可靠性方面發揮重要作用,為保障電力穩定供應提供有力支撐;他們摒棄傳統的電網升級改造手段,尋求新設備、新技術的應用,通過聚合各類典型負荷資源,不斷探索和應用新模式,打造出協同互濟的負荷管理體系,實現區域電網在并網條件下的功率自治平衡控制,不僅提高了能源的利用效率,也為保障電力供應的穩定性和可靠性奠定了堅實基礎。
上海來揚電氣轉載其他網站內容,出于傳遞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時并不代表贊成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內容僅供參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