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家電網有限公司西北分部部署下,國內第1個“沙戈荒”寬頻振蕩就地監測及協同防控系統在750千伏曲子變電站及所接330千伏新能源匯集站投運,實現慶東直流配套新能源大基地寬頻振蕩的實時監測、精準定位、快速處置。這是西北電網在寬頻振蕩系統治理方面取得的重要技術突破,有助于提升“沙戈荒”大型風電光伏基地和高占比新能源電網的可靠穩定運行水平。
在“沙戈荒”大基地,新能源發電集中接入電網末端,給電力系統可靠穩定運行帶來挑戰。國網西北分部聚焦西北新型電力系統運行需求,提出就地監測、綜合分析、精準溯源、協同防控的寬頻振蕩防控技術路線,聯合國網電科院(南瑞集團)、中國電科院、清華大學等產學研優勢單位組建了聯合攻關團隊。攻關團隊深入分析寬頻振蕩的發生機理和傳播特性,充分調研國內外寬頻振蕩研究成果及現有防控技術的優點和缺點,攻克了大規模新能源基地建模復雜、多主體協同邏輯設計困難等一系列技術難題,對系統的控制策略、裝置架構和技術參數進行了反復論證及優化提升,研發了“沙戈荒”寬頻振蕩就地監測及協同防控系統。
“沙戈荒”寬頻振蕩就地監測及協同防控系統采用主站統一研判、子站分級執行的更新防控模式,支持“協調控制”與“就地控制”雙模式靈活切換,提升了電網防御體系的可靠性。系統投運后,顯著提升了新能源場站寬頻振蕩風險主動防控能力,并與西北電網現有的廣域可靠穩定控制系統實現了深度融合與功能互補,構筑起涵蓋“寬頻振蕩專項防控+傳統機電振蕩穩定控制+新能源場站主動支撐”的多維度、立體化寬頻振蕩綜合防御體系。

一、功能特點(CA8335新型電力設備“三相電能質量分析儀”十余年研發生產經驗)
1、儀器是集電能表校驗、電參量測試和檢測電網中發生波形畸變、電壓波動和三相不平衡等電能質量問題為一體的高精度測試儀器。
2、不停電、不改變計量回路、不打開計量設備情況下,在線實負荷檢測計量設備的綜合誤差。
3、準確測量電壓,電流,有功功率,無功功率,相角,功率因數,頻率等多種電參量,從而計算出測試設備回路的測量誤差。
4、可顯示被測電壓和電流的矢量圖,用戶可以通過分析矢量圖得出計量設備接線的正確與否。同時,在三相三線接線方式時,可自動判斷48種接線方式;追補電量自動計算功能,方便使用人員對接線有問題的用戶計算追補電量。
5、電流回路可使用鉗形互感器進行測量,操作人員無須斷開電流回路,就可以方便、可靠的進行測量。
6、可校驗電壓表、電流表、功率表、相位表等指示儀表以及三相三線、三相四線、單相的1A、5A的各種有功和無功電能表。
7、可采用光電、手動、脈沖等方式進行電能表校驗。
8、測量分析公用電網供到用戶端的交流電能質量,其測量分析:頻率偏差、電壓偏差、電壓波動、三相電壓允許不平衡度和電網諧波。
9、可顯示單相電壓、電流波形并可同時顯示三相電壓、電流波形。
10、負荷波動監視:測量分析各種用電設備在不同運行狀態下對公用電網電能質量造成的波動。記錄和存儲電壓、電流、有功功率、無功功率、視在功率、頻率、相位等電力參數。
11、 電力設備調整及運行過程動態監視,幫助用戶解決電力設備調整及投運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12、 測試分析電力系統中無功補償及濾波裝置動態參數并對其功能和技術指標作出定量評價
13、可選配條碼掃描器,對電表的條碼進行自動錄入。
14、電能表的485通訊接口進行檢測,并能完成現場校驗多功能(智能)電能表的工作需求,可根據電表中已設置的需量周期和滑差的時間對需量進行誤差校驗。
15、具備萬年歷、時鐘功能,實時顯示日期及時間。可在現場校驗的同時保存測試數據和結果,并通過串口上傳至計算機,通過后臺管理軟件(選配件)實現數據微機化管理。
16、采用大屏幕進口彩色液晶作為顯示器,中文圖形化操作界面并配有漢字提示信息、多參量顯示的液晶顯示界面,人機對話界面友好
17、體積小、重量輕,便于攜帶,既可用于現場測量使用,也可用做實驗室的標準計量設備。
二、技術指標(CA8335新型電力設備“三相電能質量分析儀”十余年研發生產經驗)
1、輸入特性
電壓測量范圍:0~400V,57.7V、100V、220V、400V四檔自動切換量程。
電流測量范圍: 0~5A,內置互感器分為5A(CT)檔。鉗形互感器為5A(小鉗)、25A(小鉗)、100A(中鉗)、500A(中鉗)、400A(大鉗)、2000A(大鉗)六個檔位。(其中中型鉗表和大型鉗表為選配)
相角測量范圍:0~359.999°。
頻率測量范圍:45~55Hz。
2、準確度
計量校驗部分:
電壓:±0.05%
電流:±0.05%(鉗形互感器±0.5%)
有功功率:±0.05%(鉗形互感器±0.5%)
無功功率:±0.3%(鉗形互感器±1.0%)
有功電能:±0.05%(鉗形互感器±0.5%)
無功電能:±0.3%(鉗形互感器±1.0%)
頻率:±0.05%
相位:±0.2°
3、電能質量
基波電壓和電流幅值:基波電壓允許誤差≤0.5%F.S.;基波電流允許誤差≤1%F.S.
基波電壓和電流之間相位差的測量誤差:≤0.5°
諧波電壓含有率測量誤差:≤0.1%
諧波電流含有率測量誤差:≤0.2%
三相電壓不平衡度誤差:≤0.2%
4、工作溫度
工作溫度:-10℃~ +40℃
5、絕緣
⑴、電壓、電流輸入端對機殼的絕緣電阻≥100MΩ。
⑵、工作電源輸入端對外殼之間承受工頻1.5KV(有效值),歷時1分鐘實驗。
6、標準電能脈沖常數
標準電能脈沖常數:內置互感器常數(FL)=10000 r/kW·h ,
鉗型互感器常數(FL):
5A
|
25A
|
100A
|
500A
|
400A
|
2000A
|
10000r/KW·h
|
2000 r/KW·h
|
500 r/KW·h
|
100 r/KW·h
|
125 r/KW·h
|
25 r/KW·h
|
7、重量
重量:2Kg
8、體積
體積:25cm×16cm×6cm
在廣西南寧橫州市平朗鎮池祿村10千伏飛灑線施工現場,廣西電網公司南寧供電局帶電作業班的工作人員,采用絕緣桿作業法成功完成接地掛環帶電安裝。此次作業為廣西電網公司第1次運用絕緣桿法實施接地掛環安裝。
由于該線路為長距離絕緣導線,且電力檢修作業地點身處大規模林地之中,進行帶電作業保障措施布置條件極為有限。如果采用以往傳統的作業方式,由于設備的局限性,在類似環境下作業極易破壞林地作物,可能導致賠償費用高。若采用停電的方式進行作業,周邊居民的正常生活用電以及企業的生產經營都會因此受到嚴重影響。
面對現場客觀條件,南寧供電局經過充分論證和研判,啟用“三用型帶電接火裝置”安裝接地掛環。該裝置大小僅174×191×215厘米,重量僅2.5千克,可裝載在絕緣桿,通過電動遙控的方式安裝絕緣并溝線夾、絕緣并溝接地線夾和絕緣穿刺接地線夾,破解大型帶電作業器械無法進入田間、山坡、草叢等“電力禁區”的困境,拓展帶電作業器械的應用場景。同時,在當天上午的作業過程中,南寧供電局工作人員更新采用“電動遙控安裝+無人機協同指揮”作業模式,通過電動遙控接地環安裝工具的精準操作,結合無人機從空中全方位實時監測與指揮,將作業時長從1.5小時壓縮至1小時內,降低作業人員勞動強度,通過精準操控確保接地環安裝精度,提高作業效率和可靠性。
“這次作業就像一場精密的手術,每一個環節都不容有失誤。”
本次作業的順利完成,進一步拓展了廣西電網服務區域內復雜地形環境下帶電作業的應用場景,為深化帶電作業技術應用、推廣縣域不停電自主檢修提供了寶貴經驗和實踐依據。
上海來揚電氣轉載其他網站內容,出于傳遞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時并不代表贊成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內容僅供參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