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电力系统和智能电网的概念是一致的,只是在新的形势下,对智能电网的内涵提出了新要求。然而,尽管新型电力系统已经提出了具体要求,但其建设路径等关键问题并没有完全明确,这对电力产业上下游企业而言,将是很大的挑战。
据预测,到2030年,我国电源侧新能源日内大的波动可能达到5亿千瓦以上,电力系统调节压力越来越大,这要求输电技术能把传统的刚性电力系统变得更柔性一些,实现电力系统多种能源时空互补与广域互济。因此,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中,要聚焦先进输电技术、设备,将先进输电技术与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需求融合起来,将新技术与老电网结合起来,实现电网柔性化、智能化、数字化,进而支撑新能源高比例接入,让电网发挥更大作用。
例如,直流输电可以实现电能远距离、大容量传输,但端对端的结构却使其调节特性、输电灵活性大受限制。因此,未来直流输电将逐步向多电源、多落点的网络化方向发展,进一步提升电力系统运行的灵活性与经济性。未来我国可以在西部、东部沿海等地构建由风、光等多种能源构成,多区域、多落点的柔性直流输电网络,增强电网功率互济能力,提升新能源送出效率。此外,可再生能源电力不仅要配合电网工作,还要有主动支撑能力,保障电网可靠运行。这是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必然要求。
一、概 述(LYZJ-V绝缘油耐压测试仪可靠耐用的品质)
是我公司科研技术人员,依据国家标准GB507-86及行标DL-474·4-92DL/T596-1996的有关规定,发挥自身优势,经过多次现场试验和长期不懈努力,精心研制开发的高准确度、全数字化工业仪器。该机操作简便,造型美观大方。由于采用了全自动数字化微机控制,所以测量精度高、抗干扰力强、方便可靠。
二、仪器特点(LYZJ-V绝缘油耐压测试仪可靠耐用的品质)
1. 仪器采用大容量单片机控制,工作稳定可靠;
2. 仪器内设宽范围看门狗电路杜绝了死机现象;
3. 多种操作选择,仪器程序设有GB1986、GB2002两种国家标准方法和自定义操作,能适应不同用户的多种选择;
4. 仪器油杯采用特种玻璃一次浇铸成型,杜绝了漏油等干扰现象的发生;
5. 仪器独特的高压端采样设计让测试值直接进入A/D转换器,避免了在模拟电路中造成的误差,使测量结果更加准确;
6. 仪器内部具有过流、过压、短路等保护等功能,并且具有极强的抗干扰能力,电磁兼容性好;
7. 便携式结构,易于移动,户内外使用均很方便。
三、技术指标(LYZJ-V绝缘油耐压测试仪可靠耐用的品质)
1. 升压器容量 1.5 kVA
2. 升压速度 2.0 kV/s,2.5 kV/s,3.0 kV/s,3.5 kV/s 四档任选
3. 输出电压 0~80 kV
4. 电源畸变率 <4%
5. 显示方式 大屏幕液晶汉字显示
6. 电极间隙 标准2.5 mm
7. 外形尺寸 430 mm×410 mm×412 mm
8. 仪器重量 29 kg;
四、使用条件(LYZJ-V绝缘油耐压测试仪可靠耐用的品质)
1. 环境温度 0~40℃
2. 相对湿度 ≤85%
3. 工作电源 AC 220V ± 10%
4. 电源频率 50 ± 5 Hz
5. 功率消耗 <200
五、机箱及面板部件说明(LYZJ-V绝缘油耐压测试仪可靠耐用的品质)
LYZJ-V绝缘油介电强度测试仪
1.液晶显示屏;2.功能键;3.打印机;4.升压速率切换开关;5.指示灯;
6.油杯仓盖;7.温、湿度传感器;8.地线柱;9.电源插口;10.电源开关;11.高压标志

1. 液晶屏 显示日期、时间、操作参数、测试结果、操作菜单提示等相关信息;
2. 功能键 选择设置操作参数;
3. 打印机 打印单次及多次测试结果的平均值;
4. 切换开关 选择不同升压速率;
5. 指示灯 灯亮时表示相关操作步骤正在进行中;
6. 油杯仓盖 打开后放入或取出油杯,关闭后方可进行测试;
7. 温湿传感器 测量摄氏温度和相对湿度,并转换为数字信号加以显示;
8. 地线柱 可靠的地线连接柱;
9. 电源插座 良好插接AC 220V 50Hz电源线;
10. 电源开关 控制仪器电源通断;
11. 高压标志 提示高压危险的三角标志。
电网技术与装备是实现电能转换与传输的基础,是新型电力系统中实现源网荷互动的环节。随着大规模新能源外送比例越来越高,除现有常规交流输电技术及装备外,还需要可控性高、经济性好、支撑能力强的新型输电技术与装备,特别是以电力电子技术为核心的交直流输电技术与装备,主要包括特高压直流、柔性直流、灵活交流等技术。
在特高压直流技术方面,目前国家电网公司累计建设投运15项特高压直流工程,*远输电距离达到3300公里,*大输电容量达1200万千瓦。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决定了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过程中,仍需要更多的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以便将西部大规模新能源集中外送。同时在东部负荷中心,通过改进换流器拓扑,提高其抵御交流故障的能力,避免多馈入直流连锁换相失败引发电力系统稳定问题,实现新能源规模消纳。
在柔性直流技术方面,我国建成投运了世界第1个柔性直流电网工程——张北柔性直流电网工程,同时国网智研院今年成功中标德国海上风电柔性直流送出工程,实现我国顶端输电技术第1次进入欧洲。柔性直流作为新一代输电技术,可有效应对新能源的波动性和间歇性,为大规模新能源友好并网提供支撑。在我国西部,可以通过多种能源的广域直流互联,实现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的实时功率平衡。在我国东部深远海风能资源丰富地区,也需要通过柔性直流技术实现海上风电输送。
在灵活交流技术方面,静止无功补偿、串补等技术已实现广泛应用,提升了电网的动静态电压支撑能力和线路输电容量。UPFC(统一潮流控制器)、SSSC(静止同步串联补偿器)、低频输电等新技术也实现了示范应用,这些技术可以大幅提升含有大规模新能源的交流网络的输电能力,实现电力系统潮流快速调节,支撑新能源快速调控。
上海来扬电气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